清晨,当一缕阳光掠过 此时的你,在走进大洋村的这一刻 “青山环拥、白云相伴,庭院错落有致,乡间小道干净整洁,一幅幅墙绘如同精美画卷正慢慢舒展......” 这些印象,首先映入你的眼帘 但,曾经这里,确是让你难以置信的贫困村 图为:大洋村交洋小组 “以前村子泥泞路很多,一到下雨,出门回来一脚的脏泥土。现在的生活和环境好多了,住上了新房子,门前屋后绿化美化,还有小公园和篮球场,比以前好太多了”这样的新生活让游文安既欣喜又感慨。 大洋村,距离乡镇所在地5公里,人口226户945人,现有党员36名,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15年被评定为市级贫困村。近几年来,在上级帮扶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大洋村两委和群众步调一致、同心聚力,光伏发电、购买航运公司股权、店面租赁等一批批富民产业应运而生,村财村民实现双增收,在2018年,大洋村彻底摆脱了贫困村的影子。 善作为让村子的发展更上新台阶 “因为家里劳动力少,我们也没有什么收入渠道,没什么奔头。现在好了,村里免费出资金帮我们入股航运公司,年底了还可以得到股份分红,比以前多了收入来源” 大洋村贫困户黄莲英表示。 自2016年以来,村两委在脱贫增收项目上为寻求更大的突破,积极谋划,定准产业项目,通过入股产业、交由公司运营、邻村抱团取暖、购买旺铺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借船出海”,每年村财和村民实现近20余万元的收益,不断地增强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图为:大洋村购买大金湖航运公司的股权证 新的举措让村子焕发出文化生机 “以前我们待在村子里,除了做农活就是回家做饭,消息很闭塞,更不要说学习什么文化。自从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来村里进行墙绘设计后,通过边看边聊边学,感觉自己也是个文化人了”大洋村村民游建财开心地表示。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引入泉州黎明大学在墙绘上创作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乡村文化气息的艺术手绘墙画,不仅让村庄多姿多彩富有朝气,也让村民变“被动学”为“主动看”,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改变;2019年以来,大洋村举办的系列重阳节文化趣味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了老人们的业余;近年来,乡村两级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特别是深挖村子逐渐消失的传统民俗文化,目前上下大洋自然村五谷丰登节、元宵板凳龙等文化已被发掘重拾,在全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图为:大洋村交洋组墙绘图 好的模式让村子环境焕然一新 “王土段小组在县道旁,以前村子的垃圾堆放时间比较长,很少看到有人来清理,面貌很难看。现在不会了,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垃圾装运车从村子经过,将垃圾给运走”王土段村民江锦洲表示。自梅口乡首创集镇公共服务管养分离的市场化运作后,逐步组建了一支现有15人的生态综合管护队,对全乡划分的3个片区实现了环境领域全方位管护,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图为:林容生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笔绘里的大洋村 审核:肖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