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专题专栏>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 正文
牢记新嘱托 增创新优势 再上新台阶丨泰宁:“兄弟村”联出好村财
2021-08-19 17:08:12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大田乡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阳  

这个夏季,泰宁县大田乡垒际村党支部书记江爱年乐得合不拢嘴。在乡里新投入使用的的电烤笋中心项目中,因与大田村“跨村联建”,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垒际村村财增收了1万余元。

“我们村一直是村财最薄弱的村,现在好了,乡里把两个村的资源联合起来,优势互补,我们发展路径宽了,致富能力也强了。”江爱年笑着说。

“弱小弟”毗邻“强大哥”

大田乡共有7个村,垒际村是唯一一个村财收入不足10万元的村庄,之前村财收入仅5万余元,被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村里资源少,没什么可以发展的产业,集体经济的落后,一度导致村两委办事难、难办事,每每说到这个“痛处”,村干部们总是叹气。

少年红军文化主题公园

垒际村邻近集镇所在地大田村。大田村也曾是省级贫困村、财政“空壳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立足红色资源优势,确定“一心一轴五区四节点”的红色旅游发展布局,与乡里“一溪一带一路多节点”乡村振兴规划布局相辅相成,建成少年红军展览馆、革命烈士纪念园、少年红军文化主题公园、红色研学营地、苏区少年先锋队主题展厅等参观点,形成现场参观、实地体验、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广大群众及各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党员教育培训、研学旅行的热门打卡地,吸引县内外3万余人次来参观学习。

途麓文旅康养生态庄园

同时,村里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途麓文旅康养生态庄园、龙鳞坝、彩虹步道、荷塘悦色等乡村旅游景点,进一步带动民宿、餐饮、物流的发展。盘活各类项目资金及辖区内的林地资源,实现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双赢”。2017年,大田村退出省级贫困村,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万元,村财自有收入达36.2万元。

曾经“单独作战”如今“抱团取暖”

能否“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乡里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跨村联建,让大田村与垒际村两个“兄弟村”携手结对。

两村联建的“首秀”,就是共同成立“瑞田联合党总支”,村干部们一起议事、一起上党课、一起开展党日活动,实行区域资源共享。同时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等内容,建立联村党组织运行规则、议事会议等制度,提高联动能力,推动共同发展。

垒际村是乡里“笋业大村”,村民的主要产业为笋制品加工,村里三分之一以上农户从事笋业。因两个村离得近,且笋农因地利之便,多集中在大田村进行加工与经营,所以大田村里住了许多垒际村民,占集镇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大田村的日常管理治理中,因为不属同村,在进行征迁、环境整治等工作时,垒际村民往往“不买账”,导致大田村有些工作推进困难。如今两个村治理联动,变“单独作战”为“抱团取暖”,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共同参与集镇管理、平安建设、项目征迁、矛盾化解等工作,纠纷少了,工作顺利了。

村财增收迸发“新活力”

大田乡是县里的笋竹大乡,现有4.6万亩毛竹林,年产优质鲜笋 6000余吨,产值可达1.5亿元。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改善乡村环境,提高笋制品经济效益,大田乡结合“为民办实事”活动,投入300余万元,实施集中烤笋中心及交易市场建设,便于全乡晒笋散户集中到烤笋中心进行规范化生产。国网泰宁供电公司当“红娘”牵线搭桥,联系热泵烘干厂家实地考察,积极与大田乡政府对接,促成集中烤笋中心及交易市场的建设,并围绕产业布局提前改造升级电网,保障全电烤笋用电无忧。

项目选址在大田村,占地20亩,于今年6月建成全市第一批集中电烤房6座,及加工车间21间,平整晒场8000余平方米。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大田村出了场地,技术及运营管理方面由“制笋强项”垒际村负责,村书记江爱年义务帮工,所收取的场地租金等费用按股金分红。

笋农徐双富全电烤笋5000余斤,烤出的金色好笋让他喜形于色

目前正是烤笋旺季,集中烤笋中心投入使用以来每月利润1万余元,垒际村可分红5000余元。“按这个趋势,垒际村村财年收入突破10万元不成问题,而且只会越来越好。”分管副书记何宁高兴地说。

集中烤笋项目也获笋农及村民的“满堂喝彩”。笋农杨胜根今年在中心烤笋2万余斤,他说,往年笋农采取人工晒笋的方式,到处抢空地,如果遇上坏天气,笋干的品质没法保障。同时,晒笋臭气熏天,群众意见很大。如今采用全电烤笋,每斤所需的加工成本不超过1块钱,较传统雇工晒笋的方式减少了一半,最重要的是出笋快、品相好。“以前最怕雨天,现在再也不用看天吃饭!”

集中烤笋中心让“兄弟村”村财受益,也获得村民的满堂喝彩

目前,“兄弟村”正在探讨旅游合作模式,一方面在打造红色研学基地时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共同管理和运营,一方面利用双方优势,对笋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旅游伴手礼,促进产业转型村民增收,互帮互促共绘发展“同心圆”。

审核:肖剑光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