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专题专栏>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 正文
【党史百年·红色泰宁】红色乡村—梅口村:绝命后卫师血染金溪(二)
2021-08-11 19:08:07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中共泰宁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阳  

梅口乡梅口村是1980年金湖建成后,由原梅口街第二生产队、黄家坊、主中3个村就地迁高组建而成,地处美丽的金湖之畔,村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90户368人。拥有耕地面积276亩,山林面积19524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3018亩)。1979年池潭水库建库,梅口村实施了整村就地迁高,全村人口均成为移民。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泰宁县于1997年和2008年,又对该村三个小组实施了二次搬迁,分别搬迁至现黄家坊及江坑,梅口村是全县唯一的整村二次搬迁的行政村。弋口村曾是泰宁的一个口岸重镇,是建宁、泰宁的货物集散地,是水运到延平、福州的唯一通道。1976年2月,为建设池潭水电厂,弋口村整村搬迁安置,老村庄沉没在金湖下面。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梅口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展产业、社会事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及资源,梅口村全村90%的劳动力在从事渔业、旅游工作,同时梅口村发展产业促村财增收,景区生态林管护费、水库出租稳定的村财收入。2016年,梅口村抓住县委实施“春风工程”的有利契机,争取到20万元“春风工程”专项资金,发展茶叶种植项目。完成黄家坊组民宿游民房整修,组建民宿游股份合作社;主中组房屋出租、抛荒田租赁已达成意向,成立了梅口村主中组兴业生态民宿开发股份合作社;2017年村财自有收入6.7万元;2018年村财自有收入21.06万元。社会事业方面:通过产业扶持、政府兜底等精准措施,帮助6户25人贫困户脱贫致富;村出资全村电视闭路费、医保、社保;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实现新农村建设,2008年新建梅口新村,并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0万元完成黄家坊组移民项目,整村推进房屋立面改造19户、环境整治、长廊、望湖亭观景台2个;投资16万余元,推进梅口新村饮用水工程改造建设,解决饮用水供给不足的困难;完成各类道路硬化500余米等等。2008年6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获得市级文明村称号;2019年2月被乡党委、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生态宜居先进村。

图片

梅口(弋口)村是绝命后卫师的激战之地

1934年3月,国民党第十纵队占据泰宁县城,并实现在新桥与北路军第三纵队会师的战略目标后,即停止前进,花费25天时间在泰宁至新桥、将乐至泰宁沿线构碉筑堡,并于泰宁城郊北洲段修筑了飞机场一座,20日,各项工程先后竣工。

红5军团34师从泰宁县城撤出以后,按军委命令继续驻防建泰沿线,阻击、迟滞向建宁压迫前进的敌人,先后进行了李家坊、油店、弋口、梅口、挽舟岭、横路下等6场阻击战斗。尤其是在梅口和挽舟岭最为激烈。

1934年 4月26日,刚从将乐调来的国民党第10师李默庵部以28旅为左纵队,30旅为右纵队,随带工兵营,分两路向弋口前进。午后2时,敌左、右两纵队分别经下渠、新田、三官堂和普洞、大湖、谢家坪到达与弋口隔河相望的邓家坊。敌28旅在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企图在邓家坊南面河滩强行涉水架桥。红七军团19师55团两个营防守弋口,预先占领金溪西侧各山头,居高临下,封锁河滩。这时,红34师从梅口赶来增援,国民党军伤亡枕藉,架桥未能成功。午后4时,国民党第10师30旅从弋口北面的廖家村一带偷渡成功。红34师一部立即赶来堵截,101团10连连长王锦昌率领战士向廖家村河滩发动多次反冲锋,并领头冲入敌阵,一人投出16颗手榴弹,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但终因国民党先头部队已占领河滩阵地,架设机枪,掩护后续部队渡河,红军未能实现把敌人赶下河去的目标,只得退回预先构筑好的野战工事顽强阻击。6时许,国民党第30旅全部渡过金溪,从北向南蜂拥而来,红军阵地被突破,被迫经廖元、茜元一带山地撤回梅口、挽舟岭设防。

梅口位于杉溪和建宁濉溪的交汇口,是建、泰两县水陆交通的集散码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驻守梅口的红34师在当地区苏政权和群众的支持下,早已沿河构筑好阵地工事,各制高点也修筑了地堡、掩体,并设置了鹿寨等障碍物,严阵以待。

在弋口战斗的同日上午10时,国民党第88师264旅527团推进到梅口东岸的店上村,并在其西、北两侧高地设立炮兵阵地,以榴弹炮的强大火力开路,掩护工兵营架设浮桥。坚守河滩的红34师第一梯次100、102两团则集中轻重机枪,火力封锁河面。双方相持终日,国民党军伤亡惨重,掉到河里淹死的也很多,至晚6时,才停止攻击。

4月27日,国民党527团将两个营展开在店上南北两个高地,在重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同时涉水强渡。至中午12时30分,北侧一个连首先渡过金溪,红100团2营立即与国民党军展开肉搏战,将该连压下河去,但此时侧翼又有约一个连的国民党军冲上河滩,红2营阵地被突破。

国民党军抢占河滩后,以一部份兵力向前运动,压制红34师第二梯次的火力,另一部份则配合工兵营抢挖战壕和架设浮桥,待后续大部队陆续过河集结后,才开始向红军纵深攻击。下午3时,国民党军占领梅口。4时以后,前一日由弋口渡河的国民党第10师主力也逆水而上,到达梅口附近。

红34师退出梅口后,以102团扼守挽舟岭高地,100、101团转移到茜元、横路下一带继续牵制和迟滞向建宁推进的国民党军。4月28日清晨,国民党第10师以一部兵力由梅口向挽舟岭发动正面佯攻,28旅主力从左侧绕出河沿,于6时左右,占领青草山为据点,与挽舟岭上的红102团对射。与此同时,国民党军28旅之补充团出下茜元,攻击挽舟岭的右侧。102团三面受敌,加上刚从梅口撤回,工事不太稳固,7时30分左右,阵地被突破。经反复肉搏拼杀,终因敌众我寡,只得退出阵地,向建宁转移。

建泰沿线的阻击战斗,红军共击毙国民党官兵150余人,伤200余人,缴获各种枪枝一百余枝。红军方面也伤亡红34师101团团长吕观音,100团3营营长王得贵等干部战士300余人。  

在新桥、弋口、梅口战斗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积极搞好各项战地服务工作。巫寮、新桥一带群众自动上上,帮助红13师抢挖战壕;梅口群众在梅口区委的带领下编制了大批草袋,有的还把自己家里的木头,门板搬到河边,协助红34师在一天一夜中抢筑兼顾的河滩工事。他们还削制了大批竹尖,在阵地前布置鹿寨障碍。此外,梅口区委还组织群众给红军送米、送菜、送茶水,组织青年抬担架,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组织妇女做军械,有利支援了红军作战。其中担任县苏妇女部长的梅口人黄木珠在梅口战斗期间,多次以走娘家的名义,通过弋口、猫儿山国民党军封锁线,探听敌人的军事情报。

审核:肖剑光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