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新闻聚焦> > 正文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福建新闻网 | 这条红军街的文告上为何有十三个感叹号?
2021-06-25 15:3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梁梦怡  

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城岭上街,有一段明清风格的古巷,巷内留存有不少红色历史遗迹,岭上街后改名为“红军街”。

三明市泰宁县“红军街”。叶秋云 摄  

6月23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泰宁县“红军街”。     

据泰宁县博物馆讲解员张琦介绍,土地革命时期,主力红军于1931年6月至1933年7月曾三次“解放泰宁,挥师东进”,岭上街两旁的民居曾驻扎大批红军官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段革命斗争历史,泰宁县人民政府把岭上街命名为“红军街”。  

记者探访发现,如今,街内完好保留着红军总部暨诸位首长旧居、红军标语墙、红军井、苏区银行等众多革命遗址遗迹。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有武装动员起来,实行土地革命”…… 红军街街长百余米,红军标语分别刷写在街两侧的古墙上。  

缓步前行,只见“红军街”牌坊下,满满一墙的文告映入眼帘。叶秋云 摄  

缓步前行,只见“红军街”牌坊下,满满一墙的文告映入眼帘。该文告是由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撰写的  《告刘和鼎部下士兵及下级官长书》 ,高2.6米,宽4.2米,全文665字。为苏区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文字遗迹。  

记者看到, 文告的行头,用的是感叹号不是冒号,全文共用了十三个感叹号。 文告内容揭露了国民党不抵抗日寇、同室操戈的丑恶面目,号召刘和鼎(国民党汤恩伯部第56师师长)部下官兵们走到红军队伍当中来,共同抗日。  

张琦在解说时表示,文告中,用了多处感叹号,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义正词严的立场。文告第二段的开头称谓是“士兵们”,这从军人的角度做思想动员;第三段开头称谓改为“弟兄们”,则情真意切地道出了本是同根生的手足之情。  

据介绍,这些标语、文告是1933年10月“城区清洁运动周”活动时留下的。红军离开后,文告被人用浓石灰水涂刷掩盖。后来,石灰层被风雨剥蚀,后经泰宁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细心修复,让这段慷慨激昂的文字重新呈现。  

泰宁县“红军街”牌坊。叶秋云 摄     

泰宁县为原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是红军东方军战略指挥中心、军用物资补给地和向东方挺进的战略门户。  

现今,泰宁县着力创建“走进泰宁红军街,探寻先辈革命足迹”的红色旅游品牌,凸显泰宁红色旅游的个性、特色,对游客吸引力日益增强。     

“眼下,泰宁红色旅游景区已成为缅怀先烈、党员先进性教育、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热点基地,红色旅游成为泰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亮点。”泰宁县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黄小荣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红色+绿色”资源优势,加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力度,让人们记住这段革命历史,把泰宁的红色历史如实记录下来,保存下来,传承下去。  

审核:肖剑光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