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泰宁县九龙潭虽然小雨淅沥,但数百名游客夜游兴致不减。今年上半年,该景区把旅游“空档期”转化为提质改造的“黄金期”,推出福建省首家“行进式”水上峡谷夜游项目,很快成为“网红打卡地”,填补了三明夜间旅游领域的空白,引领带动三明旅游“夜”经济的开拓。 这是泰宁大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泰宁县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把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作为推进生态产业化、旅游转型的主攻方向,深化“项目攻坚年”活动,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项目支撑。 泰宁县在规划定位上,进一步凸显文旅康养产业在全局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围绕“中国静心之地”一个主题形象,实现由全省知名向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 “两个转变”, 突出森林康养、休闲度假、文体创意“三大功能”,开发滨湖休闲、古城开发、乡村旅游、高山安养“四大板块”;培育森林康养、特色民宿、影视文化、研学培训、运动休闲“五种业态”,加快旅游转型升级;出台支持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政策措施、加快民宿发展七条措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景区优惠等5个扶持性政策。 康养基地 特色民宿 积极寻找文化与旅游、康养产业的对接点,策划推进“耕读李家”“牧心谷”等13个森林康养基地项目。目前,总投资5000万元的静心书院等项目建成运营,总投资2亿元的甘露别院等项目加快建设, 16家中高端特色民宿投入运营,被授予“福建民宿发展突出贡献奖”。 静心书院 甘露别院 为了更好地让文旅康养项目推进乡村振兴,泰宁县打造以际溪村、崇际村、水际村等为示范的文旅康养特色村,组合推出3条文旅康养线路,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目前,泰宁县探索出“生态+文化”“景区+农户”等6种旅游扶贫模式,水际村“三大协会”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旅游+扶贫”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