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廖友凤,一家三口,属泰宁县朱口镇贫困户。丈夫腿脚不便,患有肝硬化,常年靠药物维持治疗;儿子在外务工,工资微薄,无法补贴家用;她本人又患有轻微精神疾病,只能做些简单的家务活。2010年又因我县特大洪灾,举家搬至朱口镇神后垅安置房,欠了很多外债,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 2017年,朱口镇人社所按照泰宁县人社局精准就业扶贫部署,通过新媒体、送政策上门等形式大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廖友凤夫妇就是在外出买菜时,看到朱口村财富广场大屏幕播出的公益性岗位招聘通知,村民们告诉她,这些岗位都是政府特意为贫困户们设置的。这件事让她上了心,她便向村干部了解了详细情况,并主动报名应聘,经过面试、公示后,她成功被聘为朱口镇养老院的清洁员,负责神后垅养老院的保洁工作,每月能领一千多元的工资。 (二) 对于有劳动能力缺陷的她来说,能拥有一份正经工作让她很感恩,每天都花很多心思把养老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提起廖友凤,神后垅的乡亲们都点头称许,亲切的叫她“小廖”,为她和她的丈夫点赞。 “每天都是廖友凤骑着三轮车载他老公过来,每次都两个人一起来,一个说一个做。”养老院五保户肖叔叔笑着说。原来,廖友凤的丈夫不慎摔伤,腿部残疾,行动不便,夫妻俩生活中很多事都打配合,一个指挥,一个服从。 养老院因特殊原因卫生间总是缺水,打扫起卫生实属不便,夫妇俩便骑三轮车从家里运水到养老院。 养老院里居住的人不多,老人们条件也有限。廖友凤家住得不远,卫生做好后,经常当“搬运工”把自己家里的菜、生活用品等其他物品带至养老院,改善老人们的生活。 在这大家庭里,我们总能看到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分享彼此生活中的小小快乐;在养老院外的公园里运动;在周边的菜地浇水、除草;在走廊上晒青菜等等,其中总有一个让他们熟悉的身影穿梭着,忙碌着,端茶倒水,浇水种菜,跑前跑后。 (三) 一年多以来,朱口镇人社所经常向廖友凤家里了解工作后的家庭情况,廖友凤老公告知我们,自从有了这份工作,家庭经济来源稳定了许多,负担也没那么重了,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平时不能买的生活用品如今也能用上了,儿子在外打工都更安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日常生活困难的问题。 因为这份工作,廖友凤似乎有了一个寄托,一种依赖,她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感谢能有机会从事这样一份工作,这些需要她帮助的老人,也让她的生活多了几分温暖。 泰宁县人社局自2017年起,共开发了保育、保洁、治安、养老服务等公益性岗位134个,截至目前已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22人,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8人,贫困户安置占比31%。 泰宁县人社局遵循精准帮扶、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优先就业扶持范围,扎实开展就业扶贫工作。依托基层人社所开展入户调查,深入贫困乡镇、贫困村,大力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做到政策家喻户哓;抓好扶贫项目实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一系列就业服务,帮扶其尽快实现就业。 廖友凤在神后垅养老院打扫卫生 廖友凤河边提水至养老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