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开善乡属林区,占地139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7.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6%,林木蓄积量124.3万立方米。近年来,开善乡党委、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五联”推进整乡林改,厚植起林业经济发展新活力和新动能,实现林下经济产值3100余万元,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了森林资源。 乡村联动。乡村合力重点抓新(改)建林业经营主体、新增林权抵押贷款、商品林保险、林权流转、创建林下经济示范点、保护天然林等工作,并确定了32个拟新(改)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林下经济创建点。抓好延伸服务,落实“三免三补三优先”政策,实施农业产业化及扶贫开发项目奖补,对联营体、林农进行适当补助,为林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优越的生态环境,为特种养殖棘胸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林地联营。探索林业共享发展方式,引导林农有序流转林地,鼓励外出务工农民以托管、入股、合作、租赁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采取大户经营、合伙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企业经营、委托经营等开式实施林地联营,把“分”散的林地联合起来共同经营,闲置荒山林地被利用起来了。如:岩坑村赤溪组村民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举家外迁,将自留山180亩流转给村留守创业青年傅梅顺,他利用这片林地发展山羊养殖近300只。又如,岩坑村原集体林无人管,盗伐现象常有发生,村委会采取村民入股集体林的办法,形成股份合作联营,收益按股份分配,每人每年可分红达600元,提高了村民看山护林的自觉性。 岩坑正红菇天然菌业专业合作社社员采集野生红菇晾晒 产业联培。推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全乡林业合作社成立了16家、家庭林(农)场8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覆盖林地面积达69.2%。各类林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采取林花、林菜、林药、林菌、林养、林游等形式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森林休闲观光,如:全乡二十余户锥栗种植户成立了青云锥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抱团取暖”共同建立了冷藏库,解决了锥栗采摘不能及时出售的保鲜问题,促进了锥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栗农也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全乡近2300余亩锥栗园挂果,栗农忙于采收锥栗 资金联贷。引导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林农通过林权收储机构、办理林权按揭贷款、林权流转支贷宝、“福林贷”、“邮林贷”等形式进行林权抵押贷款,让更多资本流入林业。全乡普惠金融覆盖面达100%,全乡林权抵押贷款突破1600万元。
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作开善人。每逢杨梅采摘季,游客纷至沓来,采杨梅、品尝当地特色小吃,让客人余兴未尽 资源联保。明确森林资源管护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起集生态林管护、野外用火巡查、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病虫害监测防疫等为一体的联防联动管护模式。如: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到位,全乡天然林5.82万亩停止了商业性采伐,商品林保险面积7.9万亩,破解了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间的矛盾。 每年举办一届“踏青赏梨花”文化艺术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品花海、赏梨花”
开善乡通过不断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开善乡 王高飞 江庆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