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打硬仗,敢拼敢上是热血军人的独有气质。在福建泰宁供电公司有这么一位退伍军人,工作20年来就从未下过“前线”。 ![]() 1998年,李建华从某野战部队退伍,就复员在当地供电所。当时所里人手少、工作任务重,迫使他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身份的转变。 那段时间,李建华白天苦练技能,向师傅请教架线、安装、维修等技术活,晚上就一头钻进借来的有关高低压线路施工等业务书籍中,每晚都是自学到深夜。他很快就便掌握了检修、登杆、架线等基本知识和要领,而且凭着那一股子勤奋认真、不耻下问的干劲,业务水平与理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大进步。每当有急难险重的任务,他都主动冲锋在前,报以责任、以忠诚、以奉献。 冰天雪地抬电杆赤脚蹚过烂泥田 “这些天孩子总吵闹着找爸爸,你回来的时候她已睡着,你出门的时候她还没醒。今天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你能尽量赶回家吃吗?” “现场抢修的时间可说不准,你跟孩子说,爸爸也想她,等有空了会好好陪她。” 2008年2月6日大年三十。早上五点,李建华的妻子严裕凤已经把热腾腾早饭端到了桌上。因为她知道现场抢修条件恶劣,加上道路结冰不畅通,出工抢修后午饭常常顾不上,于是这段时间只要李建华是从家里出工,都会给他准备的干饭和两个小菜。 寒冬腊月的早上六点,天地混沌一片,灰暗冰冷,蒙蒙细雨,一点一滴直往冰柱子上层层包裹。此时。李建华带领的抢修小队已经从所里出发,赶赴大田乡负责抢通受覆冰影响倒杆29基、断线10余公里的35kV西田线。 “塔上结了厚达十多厘米的冰,十分溜滑,大家在登塔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加强防滑措施,确保安全。”平时只要几分钟就可爬到塔顶,当天却用了近二十分钟。在完成挂接地线、绝缘子除冰、接线等一系列操作回到地面时,已是两个小时后。 铁塔上风大,吹得刺骨的疼,斜风带着冻雨从雨衣的领口直灌进去。一回到地面,李建华就带着队员赶忙用力搓手、搓脸、跺脚,并将妻子备好的浓姜汤与大家分享。 简单的午饭后,李建华和队员们又赶赴下一个抢修作业点。 “咱们的首个任务就是要将这一根长10米、约1000斤重的水泥杆抬扛到对面山头上。经过现场勘察,我发现前面必经一段烂田,雨鞋踩进去必定是拔不出来的。需要我们光着脚干!大家能行吗?” “我们行!”于是,李建华带着大家齐刷刷脱了袜子和鞋子,肩抬着电杆一步步往水里、烂泥地里淌。“一二三,嘿哟!一二三,嘿哟!”李建华领着大家齐声喊着口号,十六名队员站在冰雪中手拉手,肩并肩,硬是将电杆抬过了烂泥田,抬上了山头指定位置。 总扛在最艰难、最辛苦位置上的李建华脚上、手上的冻疮爆裂,一缕缕的血水混在泥水里,沉默不语。 当天,李建华带领的这支抢修队于傍晚7点顺利抢通10千伏大田线垒际支线,近200户村民的复电工作。光明点亮了他们的新春佳节。 可是等李建华从现场回到家中已9点多,当他看到家中老人、孩子和妻子,以及一桌凉了又热的团圆饭仍旧在等着他的时候,长久积蓄对家人的愧疚,随着热泪全涌了出来。 ![]() ![]()
出些力气不用钱!
“建华,你赶紧过来帮我看看,好像是烤房风机出了故障,没办法正常烤烟了。” “你不要慌,你先启动家里的柴油发电机,烤房里的烟叶耽误不得。” “是啊!里面可是一整烤的中部优质烟叶,烘烤被耽搁了,得损失上万元啊!” “不要着急,我马上就到。” 2016年6月11日,李建华接到同村江茂林妻子的求助电话正是午饭饭点,李建华没再多吃下一口饭菜,放下手中的碗筷,拎起家里的常备工具包就往她家烤房赶。 10年前,廖嫦娥的丈夫江茂林出了车祸,造成瘫痪。自此,全家所有重担都落在了妻子廖嫦娥的肩上,抚养带大两个当时年纪尚小的一对儿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丈夫,种烟、打临工……所有这些,李建华和同村人,都看在眼里。如今这炉烟可是她大半年的收入。 到现场后,李建华仔细检查,发现烤房电源正常,故障出在风机控制器上。 李建华想到前些天巡线时,看到过一用户改造节能烤房拆下的旧控制器,闲置在路边。 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李建华立马将其取回,并马上进行了替换处理,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 眼看着风机正常运转了起来,江茂林夫妻激动得不停道谢,执意要付给李建华修理费,表达心意,被严词拒绝了。他说:“花些力气不用钱!” 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村里的老人们常说,自家的孩子都外出了,多亏有李建华,家里但凡遇到用电问题,甚至身体偶然的头疼脑热,一个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上门提供帮助。 ![]() ![]()
一团糌粑暖了心田
2017年,李建华受三明供电公司的选派,前往西藏林芝巴宜区业主项目部开展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专项帮扶工作,主要负责巴宜区百巴镇、八一镇和更章乡农网升级改造过程中安全、施工质量、事务协调等。 在这里,李建华和援藏同事们首先就要克服并适应高原缺氧带来的胸闷、气短、头胀头痛等身体不适。 由于当地气候条件特殊,以及生态环境的相对脆弱,在进行10kV百树线堡崁加护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护周边草场,无法施行机械作业,从堡崁施工开挖,以及石头、土沙搬运等需要全靠人力完成。 “一铲子挖下去,常常碰到下层坚硬大块的鹅卵石,铁铲再回弹过来,得随时做好心理准备;将石头一块块搬出来或是两人配合着抬出来,大家伙都几乎是张着嘴加上深呼吸干完的。” 为了保障施工质量,防止塌方等情况的发生,李建华和支援团队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因地制宜,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李工,你就吃点吧!不能光顾着工作,肚子得先填饱来。” 见李建华因施工又过了饭点,百巴变电站的门卫扎西师傅招呼他过去一同分享午饭——一团糌粑、几块腌牛。 刚开始,李建华想尽法子委婉推辞,但是终无法拒绝老人的盛情。李建华回忆说:“当地工作环境恶劣,但苦中也有乐,就像老人分享的食物,咀嚼在嘴里,滋味却刻在了心里,忘不了。” 在支援帮扶4个多月时间里,他还充分发挥自己在供电所工作的丰富经验,帮助当地县公司及藏民排查线损、计量、加装漏保等。某日回驻地路上,他和同事碰到一藏民骑摩托车运水,由于318国道路面结冰,造成摩托车侧翻,车连同两大桶水都压在了藏民身上。李建华赶忙帮助施救,并帮忙藏民将两大桶共计300斤的水运回到家中。 说起援藏的日子,李建华说:“无论在哪,只要一如往常的用心工作、交付真心,就都会赢得信任和朋友。四个月的援藏生活,成为了李建华人生中最为珍贵的回忆。 因工作表现突出,2018年1月,他被省公司授予“国网福建电力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公司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和三明供电公司“2017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 ![]() 20年来,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无论是在抢险前线、服务前线、还是在援藏前线,他都用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实做好过手的每一项工作。(国网泰宁县供电公司 江丽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