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头版头条> > 正文
走近善溪最后一座手工造纸坊:传统技艺如何传承与保护?
2018-06-20 09:24:24 肖剑一 来源:大龙乡  责任编辑:泰宁新闻网杨远英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历史悠久。在大龙乡善溪村,便有一座手工造纸坊,逢年过年时候,大龙乡村民总是用善溪火烧纸祭拜神灵。

善溪村造纸术全名为善溪帐上原始火烧纸,其做法是取当年毛竹,待竹枝开至3—4节时,砍伐去表皮,锯成长约1.5米左右,破开6—8片,放进挖好的池中码好。池中放水,加入石灰,待竹片浸泡至40至50天后,放干池水、洗净,再加入净水浸泡40天左右,捞出竹片,用脚反复踩踏成糊状,装入方型木桶加水和匀,用自制的专用帘子捞起,帘子规格为30厘米乘以28厘米,一层层码好成捆,榨干水后用小钳子进行分离、晒干,整理后即可出售。

善溪造纸工艺棚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中,棚前有一条小溪,潺潺流水声在静谧的竹林里显得格外悦耳,善溪造纸传承人邹求亮便是在这造出了一捆又一捆毛编纸。据了解,由于原材料的短缺以及销量低下等原因,现火烧纸从最初的制作毛笔书画所用的宣纸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制作明信纸上。手工造纸保持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是古代文明的一面镜子。工艺工序繁多,砍料、破料、腌料、洗料、踩料、入槽、抄纸……每道工序都十分讲究。

网络供图

造纸传承人邹求亮说:“我们这个手工造纸不会污染环境,而且一般都是在闲空时才做,也不耽误我们烤烟,还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收益,一举两得。”按照习俗,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村民都要焚纸敬祖,需要大量的草纸;山区生产茶叶,茶叶最怕异味,手工草纸是绿色产品,既无异味,又吸水,是茶叶内包装的理想材料。

上世纪80年代前后,善溪村拥有造纸棚3个,村里人人都会造纸。作坊从正月做到腊月,一年到头小贩往来不断。回想起手工造纸坊的鼎盛时期,邹石亮眼中充满无限留恋。

原始火烧纸在大龙乡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项民间技艺,村民谈起造纸术都感叹于它的制作工艺复杂以及文化魅力,但说到技艺传承,大伙儿都失语了。

现如今邹求亮已年过半百,每每提起造纸术,都忍不住惋惜:“现在的做纸利润很低,从早到黑,一天才赚20多元钱,年轻人都外出做生意赚大钱,哪里会在山里面老老实实造纸。而且手工造纸也没有什么市场,无人愿意传承,久而久之,这行就没人做了。实在不忍心看到这项手艺渐渐失传啊……”

据悉,大龙乡为保护善溪造纸、大龙擂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资金扶持文化宣传,加大保护监督力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使更多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逐步建立起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大龙乡)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