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竹,可以说是到了痴的境界。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有空就会跑进后山那片竹林里玩,体会大自然带给我的惬意。 放眼望去,满目都是新绿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高大挺拔竹子的围拥下,有一种脱离人间,涉足自然净土的心境。又正值初春,刚刚下过一场春雨,让那碧绿的竹叶,再托上几滴圆滚滚、亮晶晶的小露珠,越发绿的发亮,绿的心醉。 网络配图 小时候喜欢那亭亭玉立、修长的身躯。长大慢慢地懂得了那内在的美,理解了大文学家苏东岥为什么会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竹子情有独钟,将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对竹子的精神和品格赞不绝口。 竹最大的特点是“腹中空空”。把竹子纵向剖开,里面只有横隔的竹节,其他一无所有。我国有一个成语叫“虚怀若谷”,虚,就是谦虚,谷即为山谷,连起来就是胸怀像山谷一样。而竹的“腹中空空”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它谦虚之至。腹中无物就必须从外界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满足。 当寒蝉鸣凄,百花皆羞涩地垂下“脑袋”,只有那片竹林在凄骨的寒风中傲然挺立,在金色的世界里,我行我素,向人们展示着它那亘古不变的皮肤。寒风挟带着冷雪打在竹身,压弯了它的身躯,但它始终不肯趴在地上。我想,它也许在等,等着“明朝江日出,依旧与云齐。” 网络配图 竹子就是这样,不论生长环境多么恶劣,只要给它一抔泥土、一滴雨露、一缕春风、一丝阳光,它或刺头于深草荆棘之中,或吐露锋芒于破岩石隙之间,以“箨落长杆削玉开”、“更喜一夜扦千尺”之势勃发向上。竹子有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坚贞气节。竹子“不学蒲质柳,贞心常自保”。不屈服于雪压枝头,不屈服于狂飙折腰,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纵使一时被摧眉折腰,但它“身临屈处有骨节”。 纪检干部要学习竹子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坚贞气节,学习竹子永不变色的英雄本色,学习竹子虚怀若谷的精神。坚守,只为那一份初心,前行,只因一身正气。身处困境时,心中所思的是“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那股韧劲,心怀那份挚爱的事业,永远向前。(大龙乡) |